近日,七部门联合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对今明两年的行业稳增长工作提出总体要求、工作举措和保障措施。《方案》要求,通过扩大有效投资、丰富优质供给、稳定外资外贸、加强要素供给等手段,使2023—2024年石化行业平均增速保持在5%左右;2024年石化化工行业(不含油气开采)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万亿元,乙烯产量超过5000万吨,化肥产量(折纯量)稳定在5500万吨左右。我国是工业大国,石化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大。当前我国正逢能源结构转型的机遇期,指导性政策文件的出台为市场发展注入
石化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产业关联度高、产品覆盖面广,对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2023年以来,国内主要化工品价格承压回落,行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和亏损压力加大,《方案》的发布释放出推动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号。
在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上海分院负责人夏聪聪看来,行业保持平稳增长,年均工业增加值增速5%左右,新的目标对于相关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推动石化行业稳增长,就要实现行业的稳平衡发展。”夏聪聪表示,终端需求恢复尚显不足,而供应保持稳定,石化行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增加。
在她看来,行业中的龙头企业需要发挥带头作用,提升产品品质和竞争力、优化产品生产格局、丰富产业链、淘汰落后产能、加快重大项目投产进度。
“近期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表明我国化工产业的指导发展总体思路是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升级环保指标等途径来丰富优质供给以及稳定外资投资,而并非传统的‘一刀切’。”格林大华期货化工组组长吴志桥建议,石化企业应密切关注产业政策变化,抓住机遇,确立创新战略目标,针对新形势、新常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提前布局未来业态,平衡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实现平稳过渡。
“根据《方案》,推动石化行业稳增长的关键点,一是化工产业应向园区化方向发展,龙头企业发挥示范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未来实现产业集聚度高、相关产业协同促进的石化产业园区;二是绿色低碳技术将快速发展,可降解、可回收材料技术开发和应用速度加快,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吴志桥认为,产品供应能力提升的同时,石化行业结构也要优化调整,加快向高端化、精细化、专业化迈进,高端新材料应成为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方向。“当前,高端依赖进口的现象普遍,而这一问题需要尽快解决。”他称。
“石化行业已经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且石化企业是数智化转型的主战场,其已将数智技术渗透到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夏聪聪认为,目前,石化行业涌现出一大批数智化转型发展的新模式、新平台、新生态。例如,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浪潮扑面而来,数智化转型为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当前,我国石化行业迈入由大变强的发展阶段,担负着保障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时代重任。
近年来,石化行业在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绿色低碳发展、培育现代石化产业集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石化行业的规模集中度、石化基地的集群化程度、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都迈上了新的台阶。在业内人士看来,石化行业正在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加强运营管理等措施,从全流程全链条各个环节持续发力,通过“补链、强链”不断增强石化行业和精细化工的配套能力。
“石化行业稳增长这一目标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具体实践,这对稳定石化行业运行、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吴志桥表示,石化行业要从供给端、需求端双侧发力,要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打消区域壁垒,真正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此外,石化建设项目要防止投资过热现象,警惕可能引发的产能过剩问题。
在减碳和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乙烯作为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原料,成为拉动原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随着近几年国内大炼化一体化装置的陆续上马,乙烯产能增速明显加快,国内市场进口依赖度逐年下降。当前,我国不仅是乙烯主要消费地,而且是全球最大生产国,产能已经超越美国。”夏聪聪称。
统计显示,截至8月底,年内我国新增乙烯产能390万吨,总产能达到5000万吨,且根据计划,2024年仍有新装置计划投产。整体上,乙烯行业处于产能扩张周期。2018年国内乙烯产能为2510万吨,2019年为2853万吨,2020年为3430万吨,2021年为4150万吨,2022年为4675万吨。截至2022年,乙烯产能增长86%。
在金联创乙烯分析师赵鹏翡看来,近年国内乙烯产能、产量稳步增长,乙烯原料端已开始向多元化、轻质化发展。
截至目前,油制路线乙烯产能占比降至七成以下,轻烃路线%。乙烯下游主要消费领域中,聚乙烯占据主要地位,其他下游为环氧乙烷/乙二醇、苯乙烯、聚氯乙烯、EVA等。其中,EVA、乙烯法PVC产能增长迅速。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推进,乙烯行业一体化装置蓬勃发展,乙烯自给率不断提升,未来国内乙烯市场的供需矛盾可能加剧。
与此同时,汽柴油消费为代表的成品油需求的逐步饱和,以往单纯通过做大炼化基数获得乙烯原料的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减油增化”受到关注。
“‘减油增化’主要通过原油采购、炼化装置配合的方式,在原油加工过程中提升化工轻油、富含轻质组分的含量。这些增量生产出的化工轻油和轻质组分通过后续的加工可以获得乙烯等基础化工品原料气体。”申万期货能化高级分析师陆甲明表示,这种方式,相当于提升了单位炼化装置下的乙烯产量比例,相应减少了成品油的产量。而实际的装置投产中,以浙江石化一期和二期、恒力石化多套装置为代表,在“减油增化”这条工艺路径上取得了不错的实践成效,通过提升化工品的产量也获得了较好的综合利润。
“尤其是2023年乙烯产能大幅增加,既有炼化一体化、煤化工装置投产增加的原因,也和‘减油增化’工艺应用增加相关。”陆甲明表示,在此过程中最大的考验是每个消费区域的供需平衡。比如,最近华南地区连续投产多套炼化装置,以往该地区属于化工品流入地,现在这些炼化装置的投产极大地缓解了当地化工品的采购压力,那些原来流入华南地区的货源需要重新构筑物流消费渠道。
在夏聪聪看来,石化行业在全球低碳大环境下,可将乙烯作为能源转型的一个契机,但随着乙烯产能的快速扩张,也需兼顾减碳。此外,当前乙烯产能和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关键核心技术仍有待提高,需加强技术创新,才能增强我国在乙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对此,业内资深人士王琛也表示,乙烯是国内市场所需的重要原料,具有巨大发展前景和较强盈利能力。然而,国内乙烷资源严重依赖进口,存在原料来源单一、供应链设施专用、远洋运输困难等“卡脖子”风险。“乙烯产业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好企业转型升级的长远规划。”他称。
“目前来看,一些基础化工品如聚乙烯和聚丙烯,每年的进口依存度和进口量逐步降低,初步显示石化行业产能正在向高端产品发起攻坚。”陆甲明称。
“从生产工艺来看,利用生物质或废弃物资源生产乙烯的绿色技术可能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赵鹏翡表示,乙烯下游消费领域向高分子行业进军将成为主趋势,如POE、高端聚乙烯(茂金属)以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在他看来,未来乙烯共聚物产品在包装、建筑、汽车、电器等传统工业领域的存量需求将保持增长,在新能源市场高端聚烯烃材料、电子化学品高性能工程塑料等消费领域的增量需求增长将加快。
“整体来看,化肥行业正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齐盛期货分析师蔡英超表示,得益于2015—2016年的供给侧改革以及当时提出的化肥零增长方案的实施,在供需两方面均有一定调整,使得近年来呈现出供需相对平衡的现状。“数据也显示,近几年化肥产能相对稳定,折纯产量在5500万吨,基本维持供需平衡。”他称。
在业内人士看来,化肥产量稳步增长,为国家粮食安全保供打下坚实基础,但未来仍面临产能过剩的考验。
“以尿素为例,从2019年的5187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5652万吨,年均增长3%。由于氮肥行业总体效益较好,相比传统化工产品利润更高,加上原料煤不计入用能指标,2023—2024年将有1034万吨产能投产,其中置换产能510万吨、新增产能524万吨。同时,国际新增产能近两年也处于高位,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的潜在风险。”夏聪聪称。
据她介绍,2021年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要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持续优化肥料投入品结构,增加有机肥使用,推广肥料高效施用技术,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均达到43%以上。“在这种背景下,七部门提出化肥产量(折纯量)稳定在5500万吨左右是相当有必要的,为未来潜在过剩提前做好准备。”夏聪聪称。
记者了解到,除了供应压力的考验外,化肥企业的环保压力也在增大。“随着环保的趋严,化肥企业需要加强环保治理和技术改造,这也是置换产能增加的原因。”夏聪聪表示,目前固定床煤气化先进企业常压间歇煤气化综合能耗与新型煤气化技术相当,升级改造后环保效果大幅提升。
“从未来的发展来看,保持平稳增长需要朝着降低行业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方向前进。”蔡英超介绍,尿素行业目前仍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当前固定床装置产能尚有1000万吨,未来存在淘汰的可能,而新增产能方面,除了一些新型工艺装置投产外,还有不少老旧产能的置换。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旧装置退出或改造是必然趋势。“未来,生产成本下降,有利于工厂让利于民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其实,尿素行业一直秉承“充分借助趋势,淘汰落后产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这一目标,固定床老旧装置2015年开始加速淘汰,其中有山东鲁西这样的行业巨头,也有河北景化、安徽三星、福建三明等中小企业。
另外,行业要寻求原料地建厂,继续降低成本。“近几年,心连心、宜化、中能等多数都在新疆建立了分厂。2023年投产最大新增产能的乌兰集团,位于内蒙古,属于煤炭主产区。”在蔡英超看来,产能向原料主产区集中也是一个趋势。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我国化肥行业正处于向绿色有机方向转型阶段。化肥行业在为农业生产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存在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化肥行业也要转型升级,严格控制产能总量,加强技术创新,坚持环保和安全绿色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该业内人士称。
杏彩体育app
上一篇:原油对石油产品价格传导研究:汽油与原油价格关系研究
下一篇:巴陵石化深化细化百日创效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