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涤生(1916年6月12日-2015年8月19日),江苏无锡人。医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一级教授,中国整复外科事业的创始人和开拓者,被誉为中国“整复外科之父”。
1941年(中华三十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1964年首创远红外线年完成中国首例断指再植成功,1976年完成中国首例颅面外科手术,1986年又应用微波改进型代替远红外线年完成世界首例一次性再造手术,1996年完成中国第一例胸壁修复手术,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出版中国首部颅面外科学专著。
张涤生毕生致力于整复外科事业的开创和发展,为中国整复外科医学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张涤生打破传统的医疗观点,将“整形外科”更名为“整复外科”,从而扩大了医治范围。张涤生发明的“张氏再造术”被国际整形外科同行称为“中国卷筒技术”。
曾苏民(1932年2月14日 [13-14]-2015年11月8日),湖南双峰县人,金属材料加工专家,“锻造+热轧”、“分段多次旋压”、“预薄高温模锻”等多种新工艺的创立者。
1965年毕业于新风加工厂职工业余大学本科班;1966年,任西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名誉院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苏民长期从事精密模锻工程技术研究工作,解决了许多压力加工重大技术难题,形成中国大型模锻生产技术体系;研制出快速模锻、复合包套模锻、亚等温模锻等新工艺,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
雷霁霖(1935年5月24日—2015年12月16日),畲族,出生于福建省宁化县,海水鱼类养殖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
雷霁霖于1958年从山东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12月16日在青岛逝世,享年80岁。
雷霁霖是工厂化育苗与养殖产业化的主要奠基人和学科带头人,他一直以工业化理念为指导,引领海水鱼类养殖产业发展新潮流,系统研究了多种海水鱼类增养殖理论与技术,其中部分实现产业化。
旭日干(1940年8月24日—2015年12月24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右前旗,家畜繁殖生物学与生物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内蒙古大学原校长。
1965年旭日干从内蒙古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到内蒙古农牧科学院工作;1968年至1970年担任内蒙古生产建设委员会科技组工作组长;1970年至1971年担任伊克昭盟准格尔旗沙圪堵公社科技干事;1972年至1993年在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研究中心主任、院长;1980年加入中国党;1982年至1984年公派赴日本兽医畜产大学留学,并获得兽医学博士学位;1985年回国后主持创建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1990年至1996年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1993年至2006年担任内蒙古大学校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至2014年担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党组成员;2015年12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 。
旭日干长期从事以家殖生物学为中心的现代畜牧业高技术的研究,首次探索出山羊、绵羊和牛精子体外诱导获能的途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试管内杂交育种技术。
张福绥(1927年12月27日—2016年2月9日),出生于山东省昌邑县,海洋生物学家、水产养殖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张福绥于1953年从国立山东大学水产系毕业,分配至广东省水产学校工作;1956年考取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学专业研究生;1962年毕业并获得副博士学位,之后留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作;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6年2月9日在青岛逝世,享年89岁。
闵恩泽(1924年2月8日-2016年3月7日),四川成都人,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之一,是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
1946年,闵恩泽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进入石油工业部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工作;现为资深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2016年3月7日上午5时5分,闵恩泽先生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93岁。
闵恩泽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研究,20世纪60年代主持开发了制造磷酸硅藻土叠合催化剂的混捏—浸渍新流程通过中型试验,提出了铂重整催化剂的设计基础,研制成功航空汽油生产急需的小球硅铝催化剂,主持开发成功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20世纪80年展了非晶态合金等新催化材料和磁稳定床等新反应工程的导向性基础研究。1995年,闵恩泽进入绿色化学的研究领域,策划指导开发成功化纤单体己内酰胺生产的成套绿色技术和生物柴油制造新技术。
宋文骢(1930年3月26日~2016年3月22日),男,汉族,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原籍云南大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飞机总体设计专家,曾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自然科学研究员,是中国歼-10战斗机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歼-10之父”。
宋文骢生于1930年3月26日。1949年7月参加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任侦察员。1950年1月在云南军区情报处任谍报组长。1950年8月调空军二航校学习。1951年5月参加抗美援朝任空九师二十七团机械师、机械长。1953年3月在部队加入中国党。1954年8月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学习。1960年7月,宋文骢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先后在沈阳飞机制造厂、国防部六院一所(即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工作。
宋文骢是中国航空科学技术领域的优秀带头人,先后参加过“东风”113号机、歼7、歼-8、歼-7C、歼-10飞机的研制,是中国飞机设计战术性能气动布局专业组创建人之一,建起了中国第一个航空电子系统研究室,在先进气动布局、航空电子综合技术、数字式飞行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取得了多项创造性成果,研制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的设计技术,获国家科技技术进步二等奖、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重点型号设计定型一等功、重点型号首飞特等功、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航空报国金奖、航空航天月桂奖终身奉献奖获得者,“感动中国”2009年十大人物之一 。
余松烈(1921年3月13日—2016年4月20日),男,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县。小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福建省立农学院、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助教,福建省研究院任助理研究员,上海南通学院农科任讲师,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兼任山东省农业顾问团副团长、小麦分团团长。
1940年6月,余松烈考入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42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1959年,培育出小麦新品种“山农1号”、“山农3号”。1976年创出了小麦平均亩产638公斤的高产记录。到1991年,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在山东推广达1217万亩,在全国累计推广10690万亩, 增产小麦43.6亿公斤。80年代末开始与同志们从事冬小麦超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际研究,现已获得初步成果。1996年开始在山东省示范推广。 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6年4月20日,在泰安逝世,享年96岁。
余松烈长期从事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首创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和技术。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山东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专业拔尖人才、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山东省科教兴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100篇,出版专著10本。
杏彩体育app
上一篇:GH2150A高温强度和热稳定性
下一篇:天津开展石油化工装置灭火救援联合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