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苏州盛虹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获得415亿元银团,资金助力明年中交投产;而恒力石化和荣盛石化未受上半年疫情和低油价的影响,中期业绩显示盈利“飙升”,颇具韧性。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经济形势,民营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优势和盈利能力已逐步凸显。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高质量发展和控制产能仍是炼化行业发展重任。
荣盛石化日前表示,因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投产后各装置生产进展顺利,开工负荷稳步提升,盈利能力逐步显现,上半年公司因此营收和净利均大幅增长200%左右。
这也是中国最大的民营炼化一体化企业浙江石化首次对外公开业绩。上半年一期项目贡献约45亿元利润和超过275.4亿元的营收。
待浙江石化全部建成后,荣盛石化将具备全产业链一体化生产能力,生产规模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原料的议价能力也将同步得到强化。
恒力石化的上半年业绩也逆势创历史新高。恒力石化表示,目前项目已构建世界级产业链业务体系,全产业链上中下游都布局了以“装置大型化、产能规模化、结构一体化、工艺先进、绿色环保”为特点的优质高效产能结构,优势明显。
由于前景被看好,民营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始获得资本青睐。日前,苏州盛虹控股集团旗下炼化一体化项目总额高达415亿的银团正式签约,创江苏省银团融资总额历史最高纪录。
盛虹集团董事长缪汉根表示,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进展顺利,2021年6月装置中交、12月投料试车的预定目标可如期实现。项目建成后,预计将为公司贡献近千亿元的营收,增加近百亿元的净利润。
盛虹石化表示,除满足江苏省及长三角地区对油品和石化产品的需求、缓解现有化工原料短缺矛盾外,项目有利于带动沿江石化产业向苏北沿海转移,加快省内石化产业布局结构的调整升级。项目在连云港国家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地处新亚欧桥的东方桥头堡,辐射效应大,带动作用明显。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李明丰认为,恒力石化、荣盛石化等化工型炼厂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生产的PX(对二甲苯)有足够的PTA(对苯二甲酸)下游承接,而普通的燃料型炼厂即便是向化工型炼厂转型,由于基础化工原料没有向下游化工产品延伸,也难以合理利用资源。因此,对很多炼厂而言,通过单纯转型重走简单扩大再生产的道路是不可持续的。“燃料型炼厂转向多产化工原料要适度,充分研判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方向,并考虑是否具有向下游高附加值产业链延伸的优势。”李明丰指出。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大炼化仍是“成本为王”的时代,拥有成本优势就能拥有升级空间和创新资本,可通过设定“分期”目标实现低成本、价值链高端化延伸的高质量发展。
中咨战略研究院石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杨上明表示,近一两年,炼厂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需多管齐下,全面激发企业活力,重点强化以利润为核心的效益导向,确保企业实现稳增长目标,把疫情和油价影响控制到最低限度。
“未来三到五年,是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战略窗口期,要坚持石化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模式,加快推进行业降本增效和转型升级,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抗风险能力。”杨上明认为。
在此前举行的石化和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指南发布会上,多位业内专家指出,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在注重成本的同时,要注重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应打造若干个各具特色的世界级高端炼化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同时,进一步培植壮大高端石化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千亿元级特色产业链,进一步巩固和增强我国石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2019年,中国炼油产能达8.6亿吨/年,原油加工量达6.52亿吨,国内炼能过剩趋重并有向炼化一体化下游低端扩展之势。在此背景下,不论是民营还是国有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仍将有大量新增产能投产。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表示,预计未来中国炼油产量将达到10亿吨/年。若除去淘汰的落后产能,“十四五”国内炼油产能将控制在9亿吨/年左右。
目前,国际大型炼油与石化企业特点普遍是基地化、集约化、一体化、大型化、清洁化、智能化发展。另一个特征是“化学群”战略显现,上下游产品链接,产出许多衍生品,形成一个“大而全”的产品供应基地。不仅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还可以同时获取多种衍生品。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承恩认为,“当前,区域化、基地化趋势明显,规模化和炼化一体化成为炼油行业重要发展趋势,代表着更低的成本优势、更高的整体利润率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业内人士同时指出,还应控制总量优化存量,促进炼油技术不断进步。大型油企要创新传统炼油技术,在分子炼油、原油直接生产化工品等前沿性技术方面引领世界发展。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未来炼油行业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也应成为业界共识。
日前,苏州盛虹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获得415亿元银团,资金助力明年中交投产;而恒力石化和荣盛石化未受上半年疫情和低油价的影响,中期业绩显示盈利“飙升”,颇具韧性。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经济形势,民营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优势和盈利能力已逐步凸显。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高质量发展和控制产能仍是炼化行业发展重任。
荣盛石化日前表示,因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投产后各装置生产进展顺利,开工负荷稳步提升,盈利能力逐步显现,上半年公司因此营收和净利均大幅增长200%左右。
这也是中国最大的民营炼化一体化企业浙江石化首次对外公开业绩。上半年一期项目贡献约45亿元利润和超过275.4亿元的营收。
待浙江石化全部建成后,荣盛石化将具备全产业链一体化生产能力,生产规模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原料的议价能力也将同步得到强化。
恒力石化的上半年业绩也逆势创历史新高。恒力石化表示,目前项目已构建世界级产业链业务体系,全产业链上中下游都布局了以“装置大型化、产能规模化、结构一体化、工艺先进、绿色环保”为特点的优质高效产能结构,优势明显。
由于前景被看好,民营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始获得资本青睐。日前,苏州盛虹控股集团旗下炼化一体化项目总额高达415亿的银团正式签约,创江苏省银团融资总额历史最高纪录。
盛虹集团董事长缪汉根表示,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进展顺利,2021年6月装置中交、12月投料试车的预定目标可如期实现。项目建成后,预计将为公司贡献近千亿元的营收,增加近百亿元的净利润。
盛虹石化表示,除满足江苏省及长三角地区对油品和石化产品的需求、缓解现有化工原料短缺矛盾外,项目有利于带动沿江石化产业向苏北沿海转移,加快省内石化产业布局结构的调整升级。项目在连云港国家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地处新亚欧桥的东方桥头堡,辐射效应大,带动作用明显。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李明丰认为,恒力石化、荣盛石化等化工型炼厂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生产的PX(对二甲苯)有足够的PTA(对苯二甲酸)下游承接,而普通的燃料型炼厂即便是向化工型炼厂转型,由于基础化工原料没有向下游化工产品延伸,也难以合理利用资源。因此,对很多炼厂而言,通过单纯转型重走简单扩大再生产的道路是不可持续的。“燃料型炼厂转向多产化工原料要适度,充分研判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方向,并考虑是否具有向下游高附加值产业链延伸的优势。”李明丰指出。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大炼化仍是“成本为王”的时代,拥有成本优势就能拥有升级空间和创新资本,可通过设定“分期”目标实现低成本、价值链高端化延伸的高质量发展。
中咨战略研究院石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杨上明表示,近一两年,炼厂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需多管齐下,全面激发企业活力,重点强化以利润为核心的效益导向,确保企业实现稳增长目标,把疫情和油价影响控制到最低限度。
“未来三到五年,是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战略窗口期,要坚持石化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模式,加快推进行业降本增效和转型升级,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抗风险能力。”杨上明认为。
在此前举行的石化和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指南发布会上,多位业内专家指出,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在注重成本的同时,要注重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应打造若干个各具特色的世界级高端炼化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同时,进一步培植壮大高端石化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千亿元级特色产业链,进一步巩固和增强我国石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2019年,中国炼油产能达8.6亿吨/年,原油加工量达6.52亿吨,国内炼能过剩趋重并有向炼化一体化下游低端扩展之势。在此背景下,不论是民营还是国有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仍将有大量新增产能投产。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表示,预计未来中国炼油产量将达到10亿吨/年。若除去淘汰的落后产能,“十四五”国内炼油产能将控制在9亿吨/年左右。
目前,国际大型炼油与石化企业特点普遍是基地化、集约化、一体化、大型化、清洁化、智能化发展。另一个特征是“化学群”战略显现,上下游产品链接,产出许多衍生品,形成一个“大而全”的产品供应基地。不仅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还可以同时获取多种衍生品。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承恩认为,“当前,区域化、基地化趋势明显,规模化和炼化一体化成为炼油行业重要发展趋势,代表着更低的成本优势、更高的整体利润率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业内人士同时指出,还应控制总量优化存量,促进炼油技术不断进步。大型油企要创新传统炼油技术,在分子炼油、原油直接生产化工品等前沿性技术方面引领世界发展。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未来炼油行业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也应成为业界共识。
杏彩体育app
上一篇:化工行业周报:中石化与道达尔合作建23万吨生物航煤
下一篇:由“燃料型”转向“化工型” 安庆石化将实现经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