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走进位于嘉陵区双桂镇的西河流域茶桑基地核心区,满目绿意充盈,成片的桑园郁郁葱葱,数十名采桑人背着竹篓正忙着采摘桑叶。蓝天、白云、山峦和采桑人遥相辉映,构成了一幅让人流连忘返的乡村田园画卷。
源远流长嘉陵江,千年绸都南充城。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南充早在3000多年前的巴子国时期,就有栽桑养蚕的历史记载;唐宋时期更是出现了“万家灯火春风陌,十里绮罗明月天”的盛况和“天上取样人间织,满城皆闻机杼声”的盛景。“中国绸都”南充,拥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先进的缫丝织绸工艺、完整的丝绸产业链条。上世纪80年代,其丝产量占全国的8%、全省34%,绸产量占全省40%,出口丝占全省35%,出口绸占全省60%。丝绸女神、丝绸大世界、丝二厂等丝绸记忆,无不证明丝绸产业是南充当之无愧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情结产业。
一直以来,嘉陵区着力培育顺成纺织、依格尔纺织、长荣纺织、尚非服饰、银海丝绸“五朵金花”,在推动形成完整丝纺服装产业链基础上,坚持“立桑为业、多元发展”,全力壮大以蚕桑、茶桑、果桑为重点的蚕桑产业,并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为契机,不断夯实产业发展根基、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强化联农带农工作机制,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实现了“栽桑养蚕”向“栽桑养人”、单一利用向多元开发、一产主导向三产联动的“三个转变”,被中国蚕学会和中国丝绸协会分别授予“中国桑茶之乡”和“中国蚕丝被之乡”称号,并成为全国桑茶产业发展大会永久会址,中国西部地区生产规模最大、产业聚集度最高、产业链条最长的蚕桑生产基地县。
嘉山嘉水育嘉桑。千百年来,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嘉陵人几乎家家栽桑、户户养蚕,蚕茧收入一度成为当地农要经济来源之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嘉陵区蚕桑产业发展鼎盛期,村民们在田间地头自发建起了众多小桑园,靠着栽桑养蚕增收致富。以双桂镇三龙场村为例,当时该村几乎家家养蚕。但随着国际市场蚕茧价格连年走低,嘉陵区的蚕桑产业走起了下坡路,村民养蚕积极性也随之下降,曾经长势旺盛的桑树林,因长期无人管护,成为杂草丛生的荒林。
“辛辛苦苦一整年,收入还不够成本。”当时,村民们开始挖桑砍树、外出打工,桑树种植面积锐减,双桂镇三龙场村党支部罗林彬焦急又无奈。
转机出现在2015年四川尚好茶业有限公司决定在双桂镇投资建设茶桑种植示范基地。
尚好茶业掌舵人刘露民从事茶叶经销多年。一次与友人交谈时,他得知南充起步于2009年的桑叶茶因品质问题打不开市场。目睹传统蚕桑产业发展困境和百万亩桑资源浪费,刘露民陷入了沉思。蚕桑产业是将三次产业紧密融合的产业之一,是南充极具优势、惠农富民的民生产业,建立现代蚕桑产业形态、推动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将在乡村振兴、生态建设、民生发展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15年,刘露民筹资近5000万元,在双桂镇流转土地建成标准化茶用桑示范基地,深度开发桑产业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何为茶用桑?刘露民介绍:就是将桑叶焙干、以代茶饮。一时间,尚好茶桑种植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众多农户,家庭农场、专合社应运而生,并辐射带动顺成、银海等企业和专业合作社45家,建设桑园基地1万余亩。
“茶桑基地核心区三龙场村位于嘉陵区西北部,这里地理条件和气候适宜,水利基础设施完善、渠系完整、灌溉方便,发展桑茶产业的基础非常好。”刘露民介绍,尚好茶业以三龙场村为核心,带动了邓家沟村、大石沟村、太和村的1800余户6000余人发展桑茶产业。
嘉陵区则整合智力资源、技术资源、政策资源,以双桂镇三龙场村为核心,连片发展蚕桑、茶桑、果桑10万亩,全力做强产业链、创新链、利益链“三大链条”,擦亮中国桑茶之乡、中国蚕丝被之乡、国家桑茶生产标准化示范区“三张名片”。三龙场村因此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样板和标杆,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尚好茶业在全国布局销售门店1000余家,推出桑叶茶、食用桑叶粉、人工养蚕饲料等5大系列100余类新型桑产品,其中桑茶产量、销量、质量均居全国前列。在这个龙头带动下,这片具有蚕桑产业光辉历史的土地再度焕发出无限活力,成功创建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一县一业”示范基地。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万企帮万村”升级为“万企兴万村”,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决策、创新路径。从“帮”到“兴”,虽一字之差,内涵却深层递进,意味着从“输血式”帮村到“造血式”兴村的蝶变。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对尚好茶业而言,如何做好“兴村”这篇大文章,科技赋能、创新驱动成为了必由之路,发挥以“双院士工作站”为代表的高端智力优势成为必然之选。
当年,尚好茶业想要另辟蹊径,在桑叶茶方面有所突破。而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大学教授向仲怀是国内唯一的蚕桑专业院士。尚好茶业董事长刘露民遂率队前往拜访。“公司团队不下十次到西南大学拜访,最终向院士感受到了我们发展产业的决心,同意助力桑茶产业发展。”刘露民回忆道。
2018年,经过前期充分沟通和准备,向仲怀院士工作站正式建立,并于次年在嘉陵区双桂镇挂牌尚好桑茶产研中心。工作站成立后,年逾八旬的向仲怀多次深入茶桑基地实地调研、把脉问诊,为加快产业发展和推动桑资源多元开发提供了大量真知灼见。院士工作站也充分发挥智力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在桑叶制茶领域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并推动产学研一体结合,把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应用到尚好茶业全产业链中,真正让“科技之花”结出丰硕的“产业之果”。
2020年,尚好茶业再次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茶叶研究权威陈宗懋携手,双方签署了“桑叶茶加工技术与新产品开发项目”合作协议,在桑叶茶标准化加工工艺和设备、“叶+花+果”产品配方和加工工艺、“桑叶茶加工技术规范”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目前,尚好茶业已开发春桑茶、霜桑茶、桑茶粉、药桑、复合型桑茶等系列产品并规模化生产,其中桑叶面、桑茶粉饼干、桑蛋糕等休闲桑食品深受市场喜爱。
产品在迭代,工艺在更新。刘露民介绍,随着饲料桑叶粉杀青工艺的改进,目前公司基地已全面推行人工饲料智能化养蚕,通过机械化操作,完成自动投料、翻沙、消毒等程序,突破了传统养蚕受桑叶生长、温度、湿度的季节性影响以及劳动力、场地利用率等因素影响,整个基地实现了标准化、智能化、工厂化养蚕。
“公司还在进行桑资源的多元开发,比如创新研发出彩色蚕茧,用这种蚕茧织绸可以不用染色。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桑叶养殖桑园鸡,桑枝种植桑黄、羊肚菌、鸡枞菌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刘露民说。
蚕丝被誉为“纤维皇后”,可从中提取天然高分子纤维蛋白用于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前景广阔。尚好茶业瞄准这一全新领域,凭借院士工作站汇聚的220余名顶尖科研人才,开展重点关键技术攻关,成功获得48项国家发明专利,推动桑叶在替抗饲料、节粮行动、生物制药等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院士加盟、科技赋能的加持下,尚好茶业旗下“桑都”“露茗”品牌获“四川省名牌产品”称号,公司发展成为拥有员工900余人、直营门店274家、渠道网点700余个,一二三产高度融合、产业链条完整全面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与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建成了桑产业精深加工园,园区集聚21家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1个桑产业生物科技园、6条桑粮精深加工生产线,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桑资源精深加工基地,年产桑茶1247吨、桑叶粉1932吨,总产值近3亿元,桑叶生产的小产品逐渐成长为大产业。
8月13日,年近六旬的双桂镇三龙场村村民卢宗宏一大早就往茶桑基地赶去。不到8点的太阳已经灼热耀眼,卢宗宏加快步伐走向基地。远山连绵起伏,通畅平整的生产便道连通桑园与公路。
“今天天热,大家使点劲,把这几亩草割了就收活路”在老卢的组织下,村民们一大早就鼓足干劲,割草机“隆隆”作响。
2015年,原本在外打工的卢宗宏和妻子蒲波兰听闻三龙场村开建茶桑种植基地,早就有落叶归根打算的夫妻俩义无反顾地坐上返乡的列车。
挤在破旧的老屋里,拿出打工攒下的全部积蓄,夫妻俩返租倒包尚好茶业20亩标准化桑园,种桑树、学技术、防虫害除去各项成本,每亩年纯收入在3000元到5000元,老卢家的日子一天天富裕起来。
三龙场村村民王应宽也是桑茶产业的受益者。王应宽家有两个孩子正在上学,还有一个长期卧病的母亲。为了照顾家人,他不能外出务工,只能靠挣点零用钱勉强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十分拮据。如今,他家5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一年租金有1000多元,平时在产业园务工,一年增收2万多元。
“以前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种庄稼,收入较低。如今在桑茶奔康产业园干活,每月收入不错。每年还有一笔土地流转费,务工顾家两不误。”谈起如今的生活,王应宽十分满意。
以“桑”为业、因“桑”而富,在三龙场村,卢宗宏、王应宽并不是个例。2018年,三龙场村建起了桑茶奔康产业园,采取“龙头企业+研发团队+基地+专合社+村集体组织+农户”“工业+农业+旅游”“工厂+基地+原料”等多种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流转土地收租金、入园务工挣薪金、股权量化分股金、订单收购保底金、优质高产赚奖金”的联农带农“五金增收”模式,吸纳2199户农户入园发展。2022年,园区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万元,超全区平均水平35.9%。
“我们村目前已有7家专业合作社、5个家庭农场、14家种植大户。”罗林彬介绍,产业园以新型桑业为核心,不断延伸产业链,开发了桑叶文创、桑茶周边等旅游纪念商品,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
目前,尚好茶业核心种植面积1.5万亩,辐射嘉陵区双桂镇、龙蟠镇、金宝镇、大通镇等4个镇44个村,带动西河流域建起10万亩茶桑基地标准化示范园区,带动63名乡贤能人组建桑产业合作社56家,培育桑产业乡土人才236名,惠及群众3万余人。
以尚好茶业为龙头、以茶桑基地为核心区域的嘉陵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于今年4月成功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以蚕桑-高粱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园区,也是目前全省唯一的当年晋升省五星级园区、当年入围国家级园区的农业园,谱写了“一片桑叶创造一个产业、一个企业振兴一个行业”的“嘉陵故事”。
“着眼未来,嘉陵区将聚焦蚕桑、高粱两大主导产业,以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尚好茶业为引领,以全国最大的桑资源精深加工基地为载体,推动实现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0亿元,进一步擦亮全国粮油生产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县等金字招牌。”嘉陵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通过引领示范带动,目前嘉陵区共有72家民营企业、7个商协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结对97个村组,建立村企合作基地13个,建成特色产业基地30万亩、酿酒高粱基地10万亩、优质粮油基地40万亩。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0.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95元、增长6%。
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嘉陵区双桂镇三龙场村仅仅是一个个案、一个缩影。下一步,嘉陵区将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为契机,以产业基地提升、加工能力提升、服务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提升、质量品牌提升、三产融合发展等6大工程、27个建设项目为抓手,始终坚持“立桑为业,多元发展”理念,统筹抓好蚕桑-高粱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全国新型蚕桑科技创新引领区、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丘陵地区产村融合发展先行区等平台建设,推动传统蚕桑-高粱种植智能化转型升级,继续深入发展食品、药品、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
杏彩体育app
上一篇:小桑叶 大产业 ——南充市嘉陵区大力发展新型桑业推
下一篇:2018-2028年中国四川省净水剂行业现状研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