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面对深刻变化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总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锚定“两个确保”,抓实“十大战略”,聚焦“13561”工作布局,突出做好“新河文山农”五篇大文章,全力以赴抓“十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三门峡实践迈出坚实步伐。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2%、7.4%,
(一)产业转型迈出新步伐。加快“8+6”产业集群、12条重点产业链培育,中国黄金、宝武铝业、仰韶酒业等跻身全省28个千亿级重点产业链图谱;骏通车辆、中车重装等成为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关键环。坚持项目为王,滚动实施“三个一批”,618个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78.1亿元,开祥化工年产10万吨PBT等232个项目建成投产。纵深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0.5亿元,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万户、增长18.7%,增幅全省第一。扎实推进“三大改造”,新实施项目260个,完成投资171亿元,744家企业通过改造实现质效升级,32家停产半停产企业重焕生机,带动工业技改投资增长75.7%,增幅全省第一。健全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新入库“四上”企业442家,入选省制造业头雁企业2家、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家、“瞪羚”企业8家,入围省100强企业4家、制造业100强企业6家,产业强市建设取得新成效。
(二)科技创新集聚新动能。坚持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首位战略,持续贯通“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链条,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中国铜箔谷“一院五中心”等创新平台实体化运行,带动NPR新材料等一批中试和产业化应用项目落户;超纯矿物材料产业园半年时间建成投用,创造了“三门峡速度”。市级“智慧岛”、县级“双创”基地顺利推进,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739个。持续完善“1+8”人才政策体系,成立三门峡人才集团,三门峡驻北京人才工作站揭牌,中科院过程所化工冶金产品工程课题组等3个“人才飞地”授牌,累计实施人才项目142个,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四批251个。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达到10家、高新技术企业16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8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6家,规上企业研发覆盖率83.2%,“四有”企业覆盖率77.2%,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预计达到2.4%,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三)城乡发展构建新格局。坚持城市建设、城市生活“内外兼修”,“五区融合”“十区”联动发展,青龙涧河特色文化商业街二期、九孔玉带桥、经一路等完成改造提升,运三高速、栾卢高速、国道310连接线建成通车,卢洛、济新高速加快建设,城市路网更加顺畅,现代交通体系日趋完善。城市更新有序实施,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1.23万户,建成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10857套;新增城市“口袋公园”“街头游园”9个,拆除违规停车场109个,释放免费停车泊位6400余个;财政补贴资金1亿元,新建换热站20座、新增供热面积200万平米、8000余户,城市供暖更有温度。乡村振兴稳步推进,粮食总产14.8亿斤。特色农业产值占一产比重超过87%,全省中药材“十强县”我市独占四席,灵宝苹果获批国家首批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渑池县陈村乡、灵宝市寺河乡、卢氏县朱阳关镇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义马市入选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陕州区人马寨村等16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图景初显。
(四)生态环境厚植新优势。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市优良天数267天,同比增加22天,PM2.5、PM10指标排名分别居全省第3、第4位,获省空气质量生态奖补资金3321万元,居全省第1位。全市河流水质断面月累计达标率95.6%,优良水体比例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天鹅湖、洛河(卢氏段)成功创建首批省级美丽河湖。深入开展矿山综合治理攻坚暨“秋风行动”,秦岭东段洛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加快实施,完成矿山生态修复3.02万亩。“无废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实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项目144个,新增新能源装机20.88万千瓦,4个国家级、7个省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类示范基地获批,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五)改革开放增添新活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终期评估居全省第2位,金渠集团入围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名单。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全面落地,“管委会+公司”模式推广运行。我市助力“三大改造”、创新性做好“三保”工作等典型做法受到省政府督查通报表扬。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进口铜精矿属地检落地,自贸联动创新区获批,首开三门峡至青岛乡村振兴班列,出口企业物流成本降低40%。全年签约招商项目71个,总投资805.4亿元;实际到位省外资金505.9亿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市“容缺受理”事项达到918项,“一证通办”事项达到310项,不动产“带押过户”落地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现零的突破,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获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
(六)民生保障再上新台阶。年度实施的10大类22项重点民生实事如期完成。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经验全国推广,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蝉联全省第一。发放创业担保9.09亿元,城镇新增就业4.0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5万人,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市中医院与天津中医大学一附院联合办院揭牌运行,中医院迁建、康恒园医养结合项目加快推进。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67个,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1370户,社区、街道、县级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10所,新增公办学位8430个;职教园区入驻师生5万余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成功举办第二十八届三门峡黄河文化旅游节、第九届中国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第十四届中国摄影艺术节等品牌活动,全年接待游客总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96.2%、69.6%,城市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一年来,我们深入开展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及其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强化重点工作常态化跟踪审计,持续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政府自身建设水平和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后备力量和人民防空建设,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驻峡解放军、部队、预备役人员、民兵为地方发展作出新贡献。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科协、红十字、残疾人、慈善、老龄等事业实现新发展。民族宗教、统计、外事、侨务、港澳、对台、援疆、史志、地震、气象、黄河河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去年是本届政府开局之年,各项工作总体上实现了稳中求进、难中求成,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总掌舵领航,根本在于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上下、社会各界团结奋斗、拼搏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为三门峡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努力的广大干部群众、驻峡解放军、部队官兵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中央、省驻峡单位,向各位代表、政协委员,向各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关心支持三门峡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努力和成绩值得肯定,困难和问题更需正视。我们清醒认识到:经济发展总体仍处于恢复阶段,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优、人才支撑不够等深层次矛盾仍然突出;民生领域还有短板,生态环境、安全生产、风险防范基础仍不牢固;一些干部思想观念、素质能力、工作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坚持靶向发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切实加以解决。
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承上启下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攻坚之年。根据市委八届六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总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围绕现代化三门峡建设“13561”工作布局、“新河文山农”五篇大文章,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三门峡实践新局面。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6.5%,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2.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进出口保持平稳增长,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与“十四五”目标统筹衔接。
(一)统筹消费投资,更大力度稳定经济运行。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促进消费回暖。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开展“放心消费行动”,稳定和扩大家居、餐饮等传统消费,提振住房、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培育文旅文创、体育赛事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更好释放消费潜能。优化中心城区商圈布局,丰富青龙涧河特色文化商业街功能业态,大力发展康养经济、会展经济、电商经济、夜间经济和假日经济等,以新场景催生消费新热点。持续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培育一批功能完善的乡镇商贸中心,引导商贸流通企业、电商平台向农村延伸,进一步拓宽消费渠道。
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加快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民生保障项目,重点推动义马市高端精细化工可降解新材料基地等3个百亿元以上项目,新凌铅业锌基材料等19个50100亿元项目,湖滨区医养综合体等92个1050亿元项目,确保年度完成投资1500亿元以上,以项目投资“压舱石”稳定经济发展基本盘。聚焦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新增国债等资金政策和投向,扎实做好1167个专项债、521个新增国债项目的前期工作,提升项目成熟度、申报成功率。用足用好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资金,以及1亿元“三大改造”发展专项资金,加快实施184个“三大改造”项目,分别打造10家以上“三大改造”示范项目和对标提升标杆企业。积极开展“数字领航”标杆打造等十大行动,加快72个5G项目建设,实现企业上云350家,新建5G基站700个以上,以“数智”赋能带动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壮大市场主体。健全大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机制,积极培育“总部型、品牌型、上市型”行业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力争产值超100亿元引领型龙头企业达到10家,10100亿元龙头企业达到4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1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5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家以上。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成长促进机制,确保市场主体超过26.5万户,加快形成产业上下游、企业大中小协同创新、融合发展新格局。
强化要素保障。持续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推动更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精准直达。用好市金融服务中心等各类平台,扩大推广知识产权质押、“专精特新贷”等业务,更好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确保全年新增融资200亿元以上。针对重点项目量体制定用地保障办法,持续整治批而未供、闲置低效用地,推动存量土地盘活利用。积极推进大唐第二台100万千瓦机组前期工。
杏彩体育app
上一篇:多省份出台措施支持有色金属产业发展
下一篇:全国政协委员党彦宝:答好新型工业化三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