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新材料作为新能源、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生物技术等战略新兴材料的重要基础材料,近十年间,产业政策的积极推动叠加上下游需求的强劲拉动,化工新材料成为全行业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2022年3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以高端聚烯烃、高性能橡塑材料、高性能纤维、工程塑料、有机氟硅等化工新材料领域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化工新材料产业与石油化工产业相交织,是基础化学工业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领域,也是石油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通常指具有更优异的性能或某种特殊功能的新型化工材料,具备质量轻、性能优异、功能性强、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等特点。化工新材料产业范畴包含高性能合成树脂、高性能橡胶材料、特种合成纤维、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物化工材料等数十个大类品种,对高新技术及尖端技术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天航空、汽车、信息科技、电子器件、医药等各个领域。
先进化工材料作为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前沿分支,是未来值得重点关注的产业领域。2021年1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1年版)》,该目录涵盖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三大类共300余种材料,其中,将先进化工材料划分为特种橡胶及其他高分子材料、工程塑料、膜材料、电子化工新材料及其他化工材料共计五大类69小类材料。
化工新材料作为石油化工产业重要发展方向,与新材料产业相交织,产业链上游为石油炼化及中间体,包括乙烯、丙烯、对二甲苯、己内酰胺等各类原料和中间体炼化生产,产业链中游为化工新材料制造,以高性能合成树脂、橡胶材料、特种合成纤维、功能纤维材料、生物化工材料五大类为主,包括工程塑料、分离膜材料、导电高分子、仿生高分子材料等生产制造,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集中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电子电气、机械工业、医药医疗等众多行业领域。
塑料按照分子结构和热性能差异可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高性能塑料,通用塑料包含PE、PP、PVC、PS和ABS等品种;工程塑料包括聚碳酸酯(PC)、聚甲醛(POM)、聚酰胺(PA)、聚苯醚(PPO)和聚酯(PET/PBT)等;高性能塑料包括聚苯硫醚(PPS)、 聚醚醚酮(PEEK)、聚四氟乙烯(PTFE)、聚砜(PSU)和聚酰亚胺(PI)等。
目前国内工程塑料领域存在部分通用工程塑料自主核心技术较弱、原材料技术瓶颈受限,以及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工程塑料技术空白或规模化生产能力不足等问题。未来随着工程塑料市场下游专用精细化产品需求旺盛,高性能产品国产化进程加速,以聚苯醚(PPE/PPO)轻量化工程塑料、聚苯硫醚(PPS)特种工程塑料等为代表,国产化水平低且应用领域广泛的产品,将成为行业突破重点。
聚烯烃弹性体(POE)指α-烯烃含量大于20%的乙烯和长链α-烯烃无规共聚物,POE的特殊结构赋予其良好的弹性、热塑性和透明性等特点,可作为轻量化抗冲击改性材料、耐用电缆材料、光伏电池长寿命封装材料等。
据统计,2021年全球POE产能达到158万吨,由于国外对POE生产所需催化剂进行专利保护,全球POE由陶氏化学、埃克森美孚、三井化学、LG化学等企业垄断。陶氏化学是全球最大的POE生产商,其产能占全球产能比重约42%,并且计划 2025年扩产至190万吨/年。目前,POE因良好的力学性能、耐紫外性能、耐老化性能及流变性能等被作为光伏EVA料改性剂或单独作为封装胶膜使用,随着在光伏组件整体需求增加和双玻组件渗透率提升等背景下,预计2030年渗透率将由26%提升至36%。此外,POE在汽车轻量化改性材料、EVA发泡材料等领域需求也有望维持较快增长。
碳纤维由聚丙烯晴(PAN)或沥青、粘胶、酚醛基等有机纤维在高温环境下裂解碳化形成的含碳量高于90%的碳主链结构无机纤维,目前全球90%以上碳纤维由聚丙烯请(PAN)制造。碳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具备密度低、高强度和高模量等优势,可作为航空航天、风电叶片等领域轻质高强材料。
国际市场上日本东丽收购Zoltek后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德国西德里、三菱丽阳等紧随其后,国内产能最大的为吉林碳谷、中复神鹰,运行产能达到0.85万吨,国内碳纤维总需求中30%依赖国际进口,高端产品需求依靠进口供给。随着下游碳纤维复合材料需求增长及应用领域持续扩大,国产碳纤维自给率仍将持续提升,高端领域高增长可期。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由分子量在100万以上的聚乙烯树脂纺出,断裂伸长率高于碳纤维和芳纶,柔韧性好,在高应变率和低温下力学性能仍良好,是理想的防弹、防刺安全防护材料,也是继碳纤维和芳纶纤维之后的第三代高性能纤维,目前工业化纤维中强度和防弹性能最高的纤维。
在UHMWPE纤维领域,国际市场上荷兰帝斯曼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国内自2005年开始以同益中为代表的企业实现技术突破后,吸引到多轮投资加码,虽企业产能规模多在2000吨/年左右,但也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规模化生产能力。随着UHMWPE纤维性能不断提升,下游军事装备、海洋产业、安全防护等应用市场拓展,国内 UHMWPE 纤维需求量持续增长,行业整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进一步刺激上游产能提升和技术优化。
按照品种分类,半导体材料中硅晶圆、掩模版、电子气体、光刻胶及配套试剂占据主流市场86%份额,随着IC产业链自主可控重要性凸显,材料领域迎来发展机遇,半导体材料作为IC制造的重要部分,有望迎来行业规模和自给率提升的双重受益。
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造中,光刻和刻蚀技术是精细线路图形加工的关键工艺,决定着芯片的最小特征尺寸。从细分类型看,半导体光刻胶主要包括G线、I线、KrF、ArF和EUV光刻胶等,其中ArF光刻胶主要应用于先进IC制程,在EUV等技术成熟之前,仍将是主流产品,且全球半导体光刻胶供应主要被日本的TOK、JSR、Shin-Etsu、Sumitomo 和美国杜邦等企业垄断。
近年来,国内企业虽在半导体光刻胶领域陆续取得一些进展,但国产化道路任重道远,国内光刻胶主要集中在低端PCB光刻胶领域,适用于8英寸硅片的KrF光刻胶自给率不足5%,适用于12英寸硅片的ArF光刻胶全部依赖进口,高端光刻胶原材料如树脂、光致产酸剂等被日美企业垄断。
国内处于国产替代黄金期,迎来发展窗口期。在国家系列政策引导及技术进步推动下,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统计显示,2021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量超过2965万吨,较2015年的1681万吨提高76%,年均增长率达到10%,2021年以来,化工新材料在建项目个数达233个,占到国内石化行业在建项目数量的60%,投资将近4731亿元,占石化行业投资总额的近1/4。国内虽在氟硅树脂和橡胶、聚氨酯材料、部分新能源材料等方面发展相对较快,但整体来说,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功能性膜材料、高性能纤维和高端电子化学品等诸多领域自给率仍较低。
国内专业化工新材料企业加速崛起,自给率稳步提升。一方面以石油化工类央企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向下游高附加值领域拓展,引领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膜材料和特种纤维等发展,如中石油、中石化、华润、中车、中材等企业。另一方面以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代表的中坚力量,不断深耕各自细分领域,产业技术水平攀升逼近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化工新材料产业脱胎于石油化工产业,比较依靠上游原料,产业空间布局上往往毗邻大型石油化工集群,依托上游石油炼化及中间体生产,衍生发展化工新材料,一方面以化工新材料为主的专业化工园迅速成长,集聚大批行业优质企业,如上海化工园区、宁波石化经济开发区、齐鲁化工园区、大亚湾化工园区;另一方面也形成一批以化工新材料为主的特色新材料产业园区,如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东岳氟硅新材料园区、江西星火有机产业园区、常熟氟化工园区等,成为推动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
我国石油化工产业不断向石油炼化一体化发展,主要企业及产能多分布在沿海一带,内陆新疆、甘肃、云南、四川、湖南及广西六省份有产能布局,也是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企业及产能的主要分布区域。
总体而言,我国化工新材料正处于发展的成长期,虽然在技术和规模上仍与国际巨头企业存在较大差距,但在化工新材料各细分领域已具备一定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同时,随着下游应用领域拓展及利好政策措施出台,国内化工新材料市场空间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杏彩体育app
上一篇:《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
下一篇:2023年中国精细化工产业布局分析:华东地区规模最